第241章 水滴号-《我体内有个黑洞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十万枚用于凤凰机床的生产。

    还有五十万枚,用于人造太阳研究所的新的五台“超级太阳”发电站的制造,由于反应室容积增加30%,最大发电功率可达15万兆瓦。

    最后剩下的十万枚,暂时先放在那里,允许客户购买,可满足接下来半年多的客户需求。

    进入到7月份。

    见各类新材料的加工订单有所减少,卫明宣布以后将每月留给客户的加工定额,降低到了每月70万吨,卫明连续加班三天便可搞定。

    剩下的每周三天上班时间,卫明则全用在了水滴晶体的加工当中。

    水滴晶体的加工比合成它还要麻烦,需要施加强大的压力将它‘拍扁’,需要消除缝隙将其合为一体,还得保证强度一致没有薄弱区域,并且精力集中,避免把材料压垮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卫明每天能加工的水滴晶体数量,最多为1.2万枚左右。

    有时为了加快进度,卫明会带一批水滴晶体回家,晚上在家或周末在家加工。

    于是又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忙碌。

    “水滴号”飞船的水滴晶体外壳,加工完成。

    五座“超级太阳”可控核聚变反应室,加工完成。

    十万枚用于机床“刀头”的水滴晶体的打孔、开刃、削尖处理,全部完成。

    只剩十万枚初始结构的水滴晶体存放在仓库里,留待日后处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时另一边。

    黑洞宇宙开发公司,航天器组装厂房。

    对于大老板提出的要求十分重视,哪怕耽误其他项目进度,也还是抽调上千名技术骨干,用了两个多月时间,并找航天集团购买了大量设备,申请了技术支持之后。

    8月6日。

    将加工好水滴晶体外壳,覆盖在飞船的表面,再将外壳融为一体。

    这艘最大长度15.8米,平均长宽达到5米,空重达308吨,看起来像一个水滴形微型潜艇,也有点像个圆乎乎的蚕茧,正是飞船“水滴号”。

    它已建造组装完成,达到了可用状态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